都是搞创新,有些医疗器械企业干到了几个亿,为啥有的企业却把自己搞死了?

发布日期:2020-07-24

近年来,我国持续释放政策红利鼓励医疗器械国产化替代,这一情况在中美贸易战爆发后愈加强化;随着疫情过后,国家加大对公共卫生体系、疾控体系、基层医疗的建设,各级医疗机构扩容和能力提升的需求长期释放。这些要素都为国内医疗器械企业带来了大量机会。

从未来空间看,行业内常用一个概念“药械比”,即药品和医疗器械人均消费额的比例。目前,中国的药械比约为1:0.35,低于全球平均水平和发达国家水平(1:1)。随着需求端、支付端的持续改善,医疗器械市场增长弹性未来要明显大于医疗健康行业平均水平,从投资价值和机会角度,蕴含机会也丝毫不差。

据《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报告》,在2017年,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就已超过5000亿元,成为全世界第二大器械市场,预计2022年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将超9000亿元,且近年仍保持着超过20%增速。
人们常说,水大鱼大。如此前景广阔的市场内,其中可挖掘的投资机会和能够孕育出的优秀企业也非常之多。有些企业干着干着就上市了,有些企业干着干着就没了?为啥?
1.创业基础条件欠缺
医疗器械行业是一个高度专业、交叉的特殊行业。研发和生产医疗器械的企业需要各种交叉学科的人才包括电子、软件、算法结构、材料、光学、化学、物理等等,以及很多类型的研发、测试、生产设备。企业创业初期往往面临着,缺人才、缺资金的局面,导致创业初期举步维艰。
2.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差
医疗器械行业的相关从业者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还有待提高,有些企业在推出相关产品后,都没想到提交专利申请;有的企业虽然提交了专利申请,但在专利保护、运用等方面所做的工作不足;业内也可能存在某些企业鲜有创新,靠侵犯知识产权谋取私利的现象。医疗器械行业涉及到医药、机械、电子、塑料等多个行业和学科的交叉,为技术密集型产业,这就需要相关从业者具备较高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。
3.项目落地周期长
对于初创企业而言,产品从研发设计阶段到走向消费市场,至少应经历设计开发、注册检测、临床试验、注册申报、生产许可申请等漫长的无盈利过程,在如此漫长的过程中,很多企业因为各个压力容易失败。
4.医疗器械行业要求高
医疗器械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就有1600多个,经常有创新产品在加上合规性要求之后,功能性就无法满足。这就是因为企业在创新研发的时候只考虑了功能性,没考虑合规性。更有甚者,连自己产品相关的标准有多少个都不太知道,一直等到产品申请注册检验的时候才发现问题。